《打造幸福家庭,拉近亲子关系》工作坊 22.07.2018


拖了两个星期的心得。其实断断续续有在记录,只是整理需要一点时间。永净老师说他是逻辑性很强的人,那我绝对是逻辑性很弱的人,往往很长的一段话需要时间整理消化,才能很好地总结出来。
从去年开始一直都很想参加永净老师的工作坊,拖拖拉拉了大半年才有机会参加。工作坊的形式是以聆听、分享与审视进行。整个过程下来我发现,好多有效的沟通方式都是从小父母就与我们一同实践的,比如陪伴、比如聆听分享、比如同理。
很小的时候开始,父母都会轮流陪我们睡觉。睡觉当然不是躺在床上互道晚安就算了,妈妈几乎每晚都会讲睡前故事给我们听,那时候觉得妈妈好厉害,信手拈来一个又一个的床前故事,一直讲到我们睡着。相较于妈妈,爸爸讲故事的功力就略显逊色。他不像妈妈能一口一个童话故事,但面对我们睡前故事的要求时,他也从来不会拒绝。爸爸的睡前故事绝对是我听过,最简单粗暴又搞笑的。他会把我和妹妹一天的经历捏造成大牛和小牛的故事,添油加醋地道给我们听。比如大牛和小牛今天吵架给老牛骂;比如大牛和小牛今天骑脚车去玩跌倒了;又比如老牛今天带大牛和小牛去吃了什么。这些再日常不过的经历编成故事时,总是让我和妹妹捧腹大笑,笑着笑着就睡着了。现在回想起,这绝对是我童年里最美好的一段记忆。父母的耐心陪伴,我们的自我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是在友爱良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觉得自己是被爱护的,是有价值的,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所以我也有能力去爱护身边的人,去付出,去独立并相信这个世界。

比如聆听分享。
工作坊有提到孩子沟通需要先同理他们的感受,进而再聆听并分析问题,这样孩子才会比较愿意接受长辈的看法。上学的时候心思比较敏感,同学之间时常会有小争执或小圈子,有时明明觉得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却被杯葛,总会在睡前躺在床上跟妈妈吐苦水,往往说到一把鼻涕一把眼泪。那时朋友大过天啊。妈妈从来没有过多的判断或指责,反而很耐心地听我说、开导我、教我应该如何应对。虽然那时候听的一知半解,经历过什么说过什么大多都忘了,但是这段记忆对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影响。妈妈那时候的耐心和开导造就了我的高EQ和面对错误的勇敢坦然(很敢说),让我觉得天底下没有解决不了的事,觉得所有委屈到了她那里都被化解了,他们永远是我柔软且有力量的后盾。

关于同理。
从小到大我都很懒惰做家务,尤其是整理衣柜。妈妈每次吩咐我把衣柜里没有穿到的旧衣服整理出来,好腾出空间来装新衣服时,我大多时候都是嗯啊哦,一拖再拖。妈妈叫了几次深知如果发火我们只会大吵一架,所以都会在周末时,拉了我一起坐在房间,把衣柜里的衣服一件件整理出来,再把我没有穿到的旧衣服装进袋子里。我一开始虽不甘不愿,但是边整理边聊天会觉得时间很快一下就过去了。
不止收拾了衣服,也梳理了感情,增进了关系。

其实工作坊结束后我没有很澎湃的心得,可是整个工作坊进行时,从小到大在家里与家人相处的一幕幕都在我脑海里回放浮现,不管是友爱的还是争执的,一直到结束还意犹未尽。
很感恩这个工作坊让我发现从小到大自己都是在满满的爱和陪伴下长大,让我在处理个案时,也可以用爱和耐心去陪伴他们成长。

家庭真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很重要且强大的支撑力量,在建立孩子的自我价值和世界观上有很大的影响。很认同永净老师的一句话,大意就是没有孩子想当坏孩子,每个孩子都想得到赞赏、关爱和认同;同样的,没有父母想对孩子恶言相向,每个家庭都希望和睦相处。事情会忘记,但是感受却是深刻的。聆听、同理和沟通,在建立一段关系上,真的很重要。

谢谢我的小伙伴们,让我知道不管在辅导、在教育、还是在人生这条路上一直都不孤单。一直有人一起前进的感觉,真好。


 难得写了那么长,在面子书和Insta都放了,所以这里应该也要晒一下凑帖数,哈哈!

评论

热门博文